甩开 7-11 和全家,罗森中国向万店目标迈进
作者|任彩茹
(资料图片)
编辑|董洁
" 万店 " 的字眼已不稀奇,茶饮界有蜜雪冰城,咖啡界有瑞幸,便利店领域也有本土跑出的美宜佳。但对于外资品牌而言,喊出万店目标且稳步冲击的案例并不多。
罗森是其中一员,它的目标是 "2025 年在中国实现万店 "。
过去两年,线下业态受疫情冲击,与罗森几乎同期入华的 711 扩张迟缓,全家 2022 年甚至表现出收缩态势,门店数减少 134 家,罗森却保持了突进状态—— 2022 年新增 1175 家门店,增量在 TOP10 品牌中仅次于美宜佳。
去年 7 月,罗森开出了其在中国的第 5000 家门店,时隔一年这一数字突破了 6000 家,与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数几近一致。
除了规模,罗森上个月公布的 2023 年 3-5 月业绩显示,中国区的营业利润达到了 2 亿日元(约折合 1030 万元),这是中国区两年来的首次盈利,去年同期的利润还是负 28 亿日元。
在此之前,罗森中国曾在 2020 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先于 711 和全家,成为首个在中国市场实现全面盈利的日资便利店品牌,但此后因再次受到疫情冲击,未能保持。
在便利店这门不性感的生意里,罗森中国的大步快跑和再度盈利,使其成为外资便利店品牌在本土冲击万店的一个样本。
用 " 灵活 " 的姿态到下沉市场去
罗森在扩张模式上的灵活一直被外界称道,也是其快速扩张的功臣。
此前,鲜食供应链搭建费时费力、盈利周期长,外加对区域不熟悉,对供应链强把控的日资便利店在本土的扩张一直很慢,但罗森成功克服了此类困难。
具体来说,罗森很早便开始采用区域授权、大区域加盟一类的模式向陌生地区进军。比如,在湖北、湖南与中百集团联盟,在京津冀与超市发联盟等等,借助这些本土大企业的仓储物流体系、供应链及工厂资源、市场熟悉度等,来实现对陌生市场的快速覆盖。
走到今天,2016 年设立的武汉中百罗森已开出 639 家门店,2019 年设立的沈阳罗森已开出 656 家门店。
更近的一个例子是,四川作为一个有本土巨头(红旗连锁)把控的市场,罗森也凭此方式挺了进去。2021 年,罗森收购四川 "WOWO 超市 " 全部股权,以 " 翻牌 " 形式圆了 " 入川梦 ",截至今年 6 月末," 成都罗森 " 这个主体已开出 846 家门店。
湖南的一位加盟商就表示,选择罗森一方面是看中其品牌调性,更重要的则是相信中百的背书,"7-11 在湖南也是与本土企业联营,但相较而言,中百的规模、知名度、国资背景都更有说服力 "。
除了更易获取加盟商信任,与本土企业的合营也能给消费者更多便利,在潜移默化中换取受众规模。一位武汉居民评价罗森与中百的合作是 " 绝对的双赢 ",他举例称,当地许多单位节假日会发购物卡,大多便是中百购物卡,亦能在中百罗森使用,因而对罗森有不错的印象及体验感。
与本土企业的深度绑定,加上更多元的加盟模式,同样帮助罗森走进了天地更为广阔的下沉市场。
作为有浓烈 " 舶来品 " 属性的业态,便利店最早紧紧绑定着 " 都市人 ",但面对规模之争,下沉成为不得不做的 " 规定动作 "。
如今已有 6000 家店的罗森,在外资品牌中的下沉化表现遥遥领先。社交平台不乏有四五线城市的 " 罗森打卡 ",四川广汉、辽宁兴城等地的博主们惊叹于 " 小县城竟然开了罗森 ",而在江苏这样的发达地区,罗森甚至下沉到了小镇。
这背后,罗森的 " 大加盟商 " 已具体到了市县级别,在江阴与华联超市合作,在沧州与华凯集团合作等等,门店选址、仓储资源等问题能以更轻的方式得以解决。
回顾一路以来的扩张,2022 年初,罗森中国董事张晟不再担任集团在日本的执行董事,有质疑的声音称 " 张晟任期内罗森在中国快速扩张,与日方经营理念不合,后者对扩张一直持谨慎态度 "。
不过,早在 2021 年的一次财报发布会上,罗森集团社长竹增贞信在谈及中国区业绩时就表示," 将保持盈利能力,力争开店 1 万家以上 ",具体方式上," 包括与当地伙伴企业携手等,罗森考虑以各种方式开展业务 "。可见,对于规模的渴望,中日管理层早已保有共识。
作为对比,本土便利店的明星新物种 " 便利蜂 " 近两年则在持续收缩。便利蜂的数字化故事曾带给市场无限遐想,但纯直营模式让它在经济下行周期中显得极为被动,经历了前期的烧钱周期后,规模和业绩未能跟上,至今深陷裁员、闭店的风波中。
站在年轻化战役一线
罗森成立已近 50 年,入华也已经 27 年,但 " 暮气沉沉 " 似乎从未在它身上出现过。
相反,一家日化领域的供应商称," 会玩、会营销 " 是罗森的标签。据 36 氪的不完全统计,罗森在近两月内就开展了十余次 IP 合作,形式包括联合上新、主题店、联名活动等等,合作对象大热的蛋仔派对、时光代理人、洛天依、美衣礼芽、天官赐福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二次元、游戏的 " 出镜率 " 最高,罗森在各平台的官方账号头像也是二次元形象,紧紧抓住了当代年轻人及亲子家庭消费者的 " 流量密码 "。
以去年底罗森与 " 恋与制作人 " 游戏的合作为例,IP 主题店中设置有大幅的角色海报、贴纸,还供应带有对应图案的威化饼干,以及卡套等小周边。小红书众多博主发帖称,第一时间冲到主题店后,周边产品就已售罄,原神、蛋仔派对的联名也有相似的 " 爆款效应 "。
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去进入他们的世界,帮罗森积淀了自己的忠实用户。截至 2023 年 4 月份,罗森中国有 2800 万会员,占到所有顾客的 30%。
实力强大的合营者、大加盟商,应接不暇的 IP 联名、主题店,都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罗森高速扩张的基底。但在这个竞争激烈、地头蛇盘踞的行业中,它还远未到 " 高枕无忧 " 的时刻。
要真正实现 2025 年的万店目标,必然需要走出舒适区、开辟更多的空白地带,以美宜佳、唐久、邻几等为代表,一众本土品牌经历了近些年的积淀,逐步进入千店规模,也已在属地化服务等方面拥有了难以撼动的能力,譬如唐久便利店所提供的山西特色食物、缴电费等服务,都是很长时间里将外来品牌拒之门外的底气。
目前来看,罗森在广东一带还十分薄弱,也尚未进驻便利店密度极高的山西,河南、山东等多个省市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除了罗森,其他外资品牌在扩张上也磨拳霍霍。7 月 12 日,全家便利店(法华镇路店)第一家五代店在上海开业,官方同期发布了 " 合作伙伴 C 方案 ",主旨便是以更低投资加盟全家,扩规模之心溢于言表。
下一阶段,快速扩张的外资便利店与本土品牌的贴身竞争无疑会更加激烈,对罗森而言,如何守住速度、规模以及刚扭转的利润,都是不容放松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