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巴赞与他的电影理论主义
(资料图片)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被西方电影研究学者看作是继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苏联蒙太奇学派之后,在世界电影理论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巴赞的名字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电影,特别是电影纪实美学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巴赞的理论在世界电影史上具有转折性的关键作用,他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电影纪实美学的一代宗师。
巴赞的电影影响本体论,主要集中体现为摄影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巴赞指出,摄影影像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各门艺术门类,因为传统艺术必须以人的参与作为基础,是人工干预的结果,而摄影和电影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为了进一步阐明电影影像的独特性,巴赞将摄影与绘画加以比较:摄影影像具有独特的形似范畴,这也就决定了它有别于绘画,而遵循自己的美学原则。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
与此同时,巴赞批驳了把电影的发明仅仅归结为科学发现或工业技术的观点,指出电影是人类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追求逼真地复现现实心理的产物。他在影响本体论的基础上,提出电影的心理学起源问题,认为电影发明的心理学根源是人类渴望再现完整现实的幻想。
他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这篇纲领性文章中,通过造型艺术(包括雕刻、绘画)的起源和历史演变,论证了人类从古至今都有“用逼真的摹拟品替代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而这种心理愿望来自于人类自古便有的集体无意识心理:与时间抗衡,使生命永存。巴赞将这种心理称为“木乃伊情节”,因为古代埃及宗教宣扬以生抗死,认为肉体不腐则生命犹存,而木乃伊正是通过把人体外形完整地保存下来,与时间和死亡抗衡。在巴赞看来,视觉艺术经历了“木乃伊——雕刻——绘画——摄影——电影”这样一个发展历程,以满足人们延续生命的幻想。
当然,巴赞后来也意识到,作为艺术的电影不可能实现对客观现实的完整再现,因此,他在数年后又提出了“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的观点,借以说明电影应当不断地向现实靠拢,但又不可能完全等同于现实。
巴赞的电影语言进化观,正是建立在他的影像本体论基础之上。巴赞理论的产生及发展,表明现实主义美学倾向于20世纪50年代在电影领域重新崛起。正如尼克·布朗所言的:“巴赞理论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他是通过电影史、通过电影语言的演进来阐明他的美学观点的,总之,这里没有半点简单化”。因此,巴赞的电影理论体系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上的总结性,还具有实践意义上的前瞻性。在《电影语言的演进》一文中,巴赞特别强调了从无声到有声给电影美学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电影只有作为真实的艺术时,才能达到完满。电影不仅具备摄影再现空间的性能,而且可以记录时间,从而保持空间的真实统一与时间的真实延续。空间和时间的真实问题,始终是巴赞纪实美学关注的焦点。
巴赞的电影理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巴赞的现实主义理论主要关注心理的真实,或者说主要是感知的真实,因为在电影中,人们“不仅经验到电影所表达的真实,也可以感受到他们自己内心的真实”。电影是再现真实的,但这种真实主要是感知的真实。巴赞的电影理论不仅在60年代以后影响了法国新浪潮的一批导演,乃至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等人,与此同时,更与克拉考尔的理论一道,掀起了纪实美学的高潮,对当时的电影创作与电影研究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